水泥骨架大棚的建造,在选址上水泥骨架大棚的建造应选择地势较高、地形平坦、交通方便处,土质宜壤土、砂壤土或黏壤土,设置走向宜南北向单体大棚间距1.5~2米,两排大棚间隔2.5米以上,连栋大棚之间的间隔距离可在单体大棚的基础上再适当扩大。
2、水泥骨架大棚安装步骤
按6.2米宽度和所需长度定位,并在两头各留1米余地后,拉线放样、确定基脚线;安装前应先检查水泥骨架,并将预留孔内的残留水泥清理干净后双配对;在基脚线的两头和正中间架三拱骨架作为标准架,在安装标准架时,两边先各挖一个口径为15厘米×15厘米,深45厘米的脚洞底垫半块红砖。
再将骨架安装其上用竹(木)杆交叉稳住拱架,并由棚顶纵向拉一根中线以控制棚高(内空2.2米或2.3米或2.4米);两端拱架顶上各吊一校准砣,与两头基脚线成垂直状;然后压紧埋实架脚,再将原基脚线向上移至裙膜孔处作为准线以确定棚的宽度。
水泥骨架大棚
当棚架架起4~5拱后,用14号铁丝将连杆与架孔扭紧扎牢先连棚顶边架边连,要求拱架始终与地面垂直,切忌向一方倾斜;棚架整体连接后两头用构件和螺栓连接4根预制的拱头向内顶住棚架,折叠门与中间拱头连接;拱头脚部需用混凝士浇灌固定以增加撑力,然后覆盖薄膜。
先牵裙膜,裙膜上方与尼龙绳一起缝合成圆筒头状,用绳索将尼龙绳、裙膜与拱架连接处用布或塑料包裹平整,两头各留出3米左右长膜覆盖两端;再将顶膜拉开覆盖整个棚顶,并将两头棚膜拉紧实后,再在每拱中间各拉一根压膜带。在拉紧压膜带时,注意先中间后两边,间隔均匀松紧一致,并且带、膜与连杆之间稍留间隙。
3、水泥大棚的维护
在搭建时要安装牢固棚脚入土到位:大棚脚的入土深度一定要达到40厘米的标准,因棚脚边缘的土壤,一般会因耕作逐年下降,棚脚入土变浅造成大棚倾斜。连接杆扎紧扎牢:大棚的三道连接杆与骨架接触部位用铁丝扎紧扎牢,有的用竹竿做连接杆,竹竿会因干燥收缩而松动应经常检查。
随时扎紧并间隔2~3年更换一次,以防竹竿老化大棚倾斜;大棚支撑牢固:水泥大棚两端的混凝土支撑杆,用两长短,即两根短撑杆与连接杆对准,底部离..副骨架的底部1~1.5米;两根长撑杆的宽度可与做棚门相结合。为使大棚更牢固,可在大棚两端的内侧用毛竹搭成剪刀形支撑杆。